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逻辑起点,是对接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桥梁和纽带,是强化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近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加强专科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支持建设3000个左右、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为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专业管理与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上看,高职专业管理与建设的制度、标准和手段不断完善,引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
(一)专业设置管理渐趋规范
自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简称《目录》)颁布以来,按照“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专业基本放开”的原则,推动省级教育部门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实际情况,核定学校举办的专业类范围和每年新增专业的数量,形成了专业点申报、核准、设置的管理机制,提高了专业设置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降低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2015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了《办法》和《目录》,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以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注重市场导向,突出强调学校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自主权,同时明确学校、行业、省市及教育部职责权限,使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专业调整机制逐步形成
引导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地方产业需要,动态调整设置专业结构。2014年,高职院校停招或撤销与地方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和就业率低的专业点数5269个;就业水平比较低的文秘、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法律事务等专业点数下降趋势最为明显;新增专业点数3265个,主要瞄准新产业和新业态,集中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新产业,老年服务、康复治疗、社区管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以及新能源应用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等与地方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领域。
(三)专业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一直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标准,导致学校无标准可循、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2012年教育部组织制定了首批18个大类、410个高职专业的教学标准,明确了专业教学的底线要求,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教育部组织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引领部分高职专业争创国际一流水平。
(四)骨干专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实施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建设项目”等项目,支持建设了4000多个骨干特色专业,树立起高职专业建设的标杆,带动了高职院校的整体内涵建设。
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
从院校层面上看,高职专业建设还存在专业发展整体规划不够,专业结构与学校办学服务面向契合度不高,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专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
(一)专业设置大而全
2013年,全国共1266所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其中招生专业在50个(含)以上的137所,占10.82%;招生专业在30个(含)以上的713所,占56.32%,专业设置大而全情况还比较普遍。
2013年,全国高职招生点数排在前面的10个专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14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是2014年高职高专就业黄牌专业。由此可见,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开设招生热门专业,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如何进一步聚焦服务面向、压缩专业数量、优化专业结构,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同类专业中竞争优势不明显
当前,高职教育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一批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地方特色高职院校具有较高知名度。但知名院校与品牌专业的关联性还没有显现,还没有达到“提起哪个学校就想到哪几个专业,提起哪个专业就想到哪几所学校”。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同一专业,还不能很好立足自身基础,依据服务面向的实际需求,创新特有发展模式,实现与其他院校专业“错位发展”。
(三)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
产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对人才规格、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变化,专业设立调整过程就是调整学校与社会需求关系的过程。一些高职院校还不能灵敏、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依据产业发展需求与变化及时设立或调整专业,造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在专业教学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产业发展实际,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相脱节。
(四)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难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指出,2014年分类考试招生人数达到151万,占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45%,2017年将成为主渠道。高职生源日益多元化,普通高中毕业生一元独大的生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学生的知识基础、成长背景、入学年龄、学习需求等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将对学校管理带来一系列新变化,特别是如何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将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但高职院校推行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有两大困难:一是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依据、标准等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学生,实现学生差异情况分类比较难。二是落实差异化培养方案,需要对各种资源(如课程、师资、实训设备设施等)进行整合,实现既要合理充足又不能重复浪费比较难。
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设置是前提,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教学团队、实训条件和校企合作是重要的条件支撑,质量评价是保障。只有各方面统筹协调、共同发力,才能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一)常态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行动计划》提出,引导高职院校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的长效机制,使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更加紧密。高职院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的理念,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紧紧跟上产业振兴、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构建常态化的专业跟随产业发展调整机制,集中力量办好当地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使学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同步发展。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否有效,专业设置调研是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通过专业设置调研工作,重点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要摸清产业发展情况。明晰国家及区域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产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等,以把握专业办学方向,动态地对专业进行增、停、并、调。
二要摸清专业主要服务面向。如,行业企业的规模、主营业务、发展趋势、技术情况、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主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等。以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对产业发展的反应速度。
三要摸清专业毕业生的情况。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企业类型、岗位、对口率、薪酬、离职率、升迁率、雇主满意度等,以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要摸清全国全省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情况。了解他们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以明确自身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二)集群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行动计划》提出了专业群建设理念,更加丰富了专业建设内涵、拓展了专业建设内容。高职专业群一般是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相比传统、单一的专业建设,专业群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群内专业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入校前按专业群招生录取,入校初的学习定位在较宽泛的技术领域(服务领域),修完专业群通用的基础平台课程、对群内专业有了一定认识后,再依据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具体专业,避免了学生未入校就限定专业的盲目性。
二是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共享。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针对群内各专业的共性发展而设,包括各专业所共同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对群内各专业共享通用,能够夯实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提高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创新性。专业群建立起了互联互通的专业网络结构,群内各专业不再是平行的、分割的线性结构,实现了彼此的沟通和支撑,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实现了群内的整合共享。
三是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专业群相对稳定,群内专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新设、停招、调整招生规模等);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相对稳定、专业课程定期调整。这种“三年一大变,年年都微调”的方式,既符合教学建设的长期、稳定、积累的教育规律,也满足了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使得专业建设能够主动、及时适应市场和产业变化。
(三)矩阵式的教学团队建设
《行动计划》指出,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健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主,主要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基层教学行政单位多为教学部(教研室),专业也多固定设在某一个专业教学部,造成对市场出现变化的反应能力偏弱。可以建立基于技术团队的矩阵式专业团队代替传统的专业教学部(教研室),各技术部构成矩阵的行(其成员可看作行元素),各专业团队构成矩阵的列(其成员可看作列元素)。技术部是学校的基层行政组织单位,相对稳定和固定;专业团队是一种任务型的工作团队,其成员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来自不同的技术部,相对灵活和变化多样。技术部与教学部(教研室)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针对具体的专业而设置,而是针对所服务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来设置,更多关注的是产业中的技术发展和变化,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关注特定在学校的“专业”,使教师更加贴近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前沿。这种矩阵式的教学团队,具有机动灵活、协同工作能力强、资源共享性好的优势。具体反映在:
一是有利于快速跟踪技术的最新发展。根据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创建新的技术组织,使学校在专业建设中,能够充分适应市场变化对教师技术发展能力提升的要求。
二是有利于就业导向的专业调整。随时跟踪就业市场的变化,组织新的专业建设团队,调整教学内容和建设内涵,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这种稳定与变化相结合的教学基层组织结构,既满足了专业内涵建设长期积淀的需求,又能以灵活的组织结构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保证了专业建设在“长期积淀”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发展和进步。
三是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实际运行中,各类任务型工作团队的人员不仅来源于本系的技术团队,还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在整个学校内甚至是校外技术团队中寻求人力支持,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的人力资源,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尤其是跨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联盟制的校企合作机制
企业是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对于如何发挥好企业办学主体作用,《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渠道,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针对过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意愿不强、动力不足、深度不够、渠道单一等问题,可以采取联盟制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企业深度参与的长效机制。
一是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发挥信息、资源统筹的优势,以高职专业(群)为载体,由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组建专业(群)建设联盟。重点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校企资源统筹等工作,推进校企在人才培养培训、专业建设、技术与人才交流、人力资源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二是推进校企联合招生。利用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政策,让企业从招生就开始参与,技能考试、面试均应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对于企业用人需求强烈的,可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从源头上培养适应需求的人才,也可以从企业员工中招收符合本地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优势,打造教学与研发一体的双师团队。这个团队既是教学团队,也是研发团队,一方面,把企业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应用技术研发,直接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
(五)双轨制的实训实习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支持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速,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智能制造、工业4.0、互联网+深刻改变着生产技术和工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生产技术进步的步伐。不管学校的实训设施如何先进,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最新生产设备相比总有距离。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同步合拍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应以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要求为原则,通过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市场化手段,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互为补充、相对完备的实训体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工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产品装备学校、用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武装教师、用企业的先进文化和管理教育学生、用企业家的眼光和用人单位标准培养人才,通过真实的先进设备、真实的工作任务、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职业标准来培养人;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
(六)双循环的质量评价方法
《行动计划》提出了“构建内部保证与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内部保证机制是学校自行建立的对办学质量的保证机制,包括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自我评估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标准都要随着产业变化而变化。这个动态调整的机制就要靠每一所学校自身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专业都要有自己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目标,就要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之后要检验实施的效果。如果经过检验发现目标有偏差,就修正目标;发现目标正确但措施不得力,就完善措施。周而复始,不断改进,使质量提高成为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循环改进过程。外部质量评价机制是政府、社会对学校进行的质量检查与评价,包括质量认证、质量审核、质量评估、社会评价等。外部评价主要是事中与事后评价。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评价体系是动力,共同构成双循环的质量保障机制。
专业建设体现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关系到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在内涵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专业建设这个牛鼻子,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师队伍、实训条件、课程资源、校企合作、制度体系等的整体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5期;王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