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共同体”在美国大学和社区学院得到普遍推行,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学习共同体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高职院校将教学改革的关注点聚焦于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突出以“追求共同愿景”“创设教学情境”“师生对话协商”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一定成效。
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学习共同体”一般是指师生追寻共同的学习愿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商对话,共享学习的乐趣,共同寻找和生成新知识的学习团队。在“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平等合作、协商沟通、交流情感,彼此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形成对共同体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 课堂“学习共同体”体现平等合作。高职院校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师生、生生之间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学习共同体”中师生都是交往的主体,是民主平等的合作互动关系,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沟通、互动探究,分享知识,交流思想,促进情感体验,从而达成彼此的认同和信任。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尊重和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心灵的契合,在预设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师生的平等互动,尊重彼此的内心世界,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平等理念的支撑下,实现师生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总之,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师生共同信任、共同交流、共同分享的精神家园。
2. 课堂“学习共同体”彰显和谐共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教学共生、师生共促的动态系统。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相互合作的,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建构新知识。“学习共同体”凸显知识建构的“共生性”,倡导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享经验,协作共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有两种方式获取知识:一种是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通过自觉学习获得的知识;另一种是他们通过和他人的交往、合作,不断实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汲取知识,在不自觉中获得默会知识。“学习共同体”强调课堂是一种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彰显“生成意识”,教师关注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知识的生成,对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互动的情况做出调整,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意识,并发展成为新的教育契机。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增长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智慧,真正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互惠。
3. 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情感交融。学习共同体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精神场域,通过创设知识传授的教学情境,同时也创设师生交往合作的情境,在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对话协商、实践合作中,实现彼此情感的默契与交融。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共同愿景、对话交流、协商互助,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共同体”预设的学习情境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在互助协作的知识共享中,彼此之间的情感不断增加。因此,“学习共同体”是情感交融、知识交汇的共同体。
二、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特点
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强调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强调师生互动、信任和平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能力,赏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教学回归学生的生命本色,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并找到自我的价值。特别是通过构建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学,教师从社会与学生个体发展的高度来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社会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和谐“共生”。
2. 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职院校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为教育向学生的生活回归搭建了一座桥梁。“学习共同体”按照真实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境,体现具体工作的岗位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境遇相关联,课堂情境生活化,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并完成“仿真”的学习实践,整合并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高职院校的课堂学习共同体通过真实的或仿真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教学情境,将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展现到课堂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娴熟的专业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3. 注重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强调知识的生成和应用离不开真实的实践场域,针对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模拟和再现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在设计实践情境时包含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整过程,并要求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等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真实的职业案例、工作项目等,让学生体验职业现场的工作情景,解决工作实际问题,执行完整的项目流程,熟悉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在仿真的职业情境中体验工作环境,在实践参与中观摩“技术高手”的操作过程,在与其他成员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高职院校“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指导理念,高职院校“学习共同体”围绕共同的学习愿景,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参与实践活动、对话协商教学内容、平等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内化。高职院校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从4个方面来建构。
1. 教学目标:追寻“共同愿景”。在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课程教学的要求,采取师生对话协商、深度交流的方式构筑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学习实践的焦点,也是其动力来源”。在课程教学之初,共同体成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从理论与实践双重考虑,精心设计、共同商讨,制定共同愿景。
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所追寻的“共同愿景”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人文修养,训练技能技巧。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特征,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职场需要出发,选择与专业相关的真实的学习愿景,创设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在共同愿景中融合教育与技术的双重目标,强调互相支持和协作,共同商定学习愿景,尽量满足共同体成员的共同需求,体现学习的内在价值,增强共同体成员的自我效能感,加强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情境性和实践性,在“情境体验”中逐步实现共同体成员的发展目标。
2. 教学环境:创设“学习情境”。在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创设与现实职业岗位相对应的仿真学习情境,把教学内容与工作情境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支撑文本学习和生活经验的重要场域,让学生身处教材的文本世界与课堂创设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参与课堂实践,不仅学会文本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能获得蕴含在实践情境中的默会知识。为此,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共创教学情境和多样化的任务情境,融课程知识、技能技巧与社会需求于一体,将新知识、新技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甚至兴趣需要相融合。
高职院校的师生在共同参与的“真实”情境中,实现思维上的共享与情感上的互动,真正实现共同成长。在“学习共同体”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期待视野”和“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期待视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只有被学生期待,学生才能接受教学内容,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才能在教学情境的“支架”作用下引导学生架起“课堂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课堂学习的乐趣。
3. 教学策略:倡导“对话体验”。高职院校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重视开展以师生为双主体的对话教学,师生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进行知识、情感、思想等的交流,共享话语权,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创生知识,在教学情境、教学任务中重视成员的协商与互动,教师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与学生在对话中形成思想的碰撞,实现教学相长。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知识基础,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一系列话题,吸引学生的关注,最终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积极互动的基于课堂对话的“学习共同体”认知系统。在“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在互相尊重和认同的基础上实施对话教学,学生从传统的“听者”转变为“说者”,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学会认知,主动构建和生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师生精心组织、积极参与的对话,实现思维的碰撞与知识的共享,激发知识的突变,生成新的知识系统,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共同完善。因此,在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实施对话教学,培养共同体“有形场”的经验交流与知识分享,设计丰富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共享知识和生成智慧,从而形成共享的氛围,达成共享的场域。
4. 师生关系:恪守“主体间性”。在“学习共同体”中,师生主体性是“交互”的主体性,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它打破了“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的教学传统,师生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使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增进智慧和自我实现的场域。“学习共同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建的主体间性关系,有助于双方的互动与合作,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与反思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课堂呈现一种更加本真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课堂“学习共同体”恪守主体间性,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努力营造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他们提供参与活动和对话的机会,增强对教学文本符号的理解,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呈现自己“作品”的机会,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在“学习共同体”中,师生之间通过尊重、协作、理解、对话和情感交融,师生之间充盈着和谐的精神氛围,生成了主体间性,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实现生命活动与自我成长的有效融合。“主体间性有两个方面:主体间的互识和主体间的共识。互识表明主体间的差异性,共识表明交往中的统一性。交往的过程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识而泯灭个性的过程,相反,真正的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越是相互关心、相互负责,越富于支持性,学习的潜力就越大。只有基于积极的关系,学校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学习者们的学习共同体。”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03期,朱正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