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价值追求,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众多的离职院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和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远远没有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全校宏观管理中运行还算顺畅。但是一具体到最基层的专业上时,便会发现存在着上下衔接性差、保障力度弱、体系不完善、目标不清晰、运行不通畅、信息渠道不通、反馈改进不及时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专业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改革的侧重点已经转向加强专业建设水平上来。因而建立基于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成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为例,探讨围绕高职建筑专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的方式。
一、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
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进行了20余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设成效明显。但我们也看到高等职业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尤其是专业建设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为了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十二五”开局之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经放到了专业建设水平上;而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专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因而,建立基于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有效运行在专业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
二、基于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的基础口径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基于院校整体层面上,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而对基于专业层面的细化研究还未深入进行。因而,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在专业层面上难以实际建立和有效运行,不能真实的反映专业建设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运行的关键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三要素组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运行的关键。
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主要规定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各要素的内涵运作规范,工作流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机制。各教学保障制度之间遵循教学规律,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由以下三种类型的基本制度组成:一是权责分工类的制度;二是方案方法类制度;三是综合操作类制度。
权责分工类制度是为了明确组织体系中相关组织之间及组织内成员之间的职责分工及相关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定。如明确专业层面上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评估小组,教学督导员、学生信息员等工作职责。具体制度可参考表1。
表1 权责分工类制度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1 |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图 |
2 | ××专业教学督导组职责 |
3 | 实训指导教师管理规定 |
4 |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章程 |
5 | ××专业教学评估小组章程 |
6 | 教学督导员职责 |
7 | 学生信息员职责 |
8 | 校企合作联络员职责 |
9 | ××专业实训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
…… | ……… |
表2 方案方法类制度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1 | 关于编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
2 | 关于加强定岗实习管理的通知 |
3 | 关于加强教研活动的通知 |
4 |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标准 |
5 | ××专业实践环节考核标准 |
6 | 关于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的办法 |
7 | 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实施办法 |
…… | ……… |
方案方法类的制度是指为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与评价而制定的有关意见、标准、指标、方案、办法等制度。如关于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文本、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学生评教办法、教师评学办法、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专业建设方案、专业评估方案、课程评估方案、课程考核方式等。具体制度可参考表2。
综合操作类制度是指相关组织及成员在进行教学质量保障监控过程中,进行某项具体工作时所依据的针对特定对象的制度、操作规程等文件。如实训管理制度、资料室资料借阅登记表、听课记录表、教研活动记录表、学生奖学金评定制度、学生问卷调查表等。具体制度可参考表3。
表3 综合操作类制度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1 | 实践环节学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
2 | ××专业机房管理规定. |
3 | 实践环节指导人员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
4 | ××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 |
5 | ××专业教师问卷调查表 |
6 | 教科研奖励制度 |
7 | ××专业信息收集和档案管理制度 |
8 | ××专业教学督导组日常教学秩序检查表 |
9 | 学生奖学金评定制度 |
四、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要立足于专业,做到切实、合理、可行
孟子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实现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长效运行,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评估方案,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时刻注意的是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要立足于专业,做到切实、合理、可行。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制度体系构建要立足于专业,切实、合理、可行
所谓切实,就是要切合实际,符合规律。也就是要切合学生实际、切合学院实际、切合专业实际、切合课程的实际;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符合高校教学规律、符合专业建设规律、符合课程规律等。
只有做到切实,才能使建立的制度体系合理;也只有做到切实;才能使制度体系可行。所谓可行,即在实践中要行得通。具体地说,无论是制度中的相关要求,还是指标等级标准,既不要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大家真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要让大家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实现。此外,制度要具有较强的可考核性、可操作性,不能只是抽象的、笼统的、原则的规定。也不能都是定性的指标。内容要尽可能具体化、细化、量化。
2、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在重视定量指标时,同样不能轻视定性分析
在重视定量指标时,同样不能轻视定性分析,教学活动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极为复杂的、学术性的高智力活动和高品质的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的产品——教学质量又受到各种不同变量的影响。因而,教学质量由于其特有的难测性和模糊性,其质量高低也就难以完全通过一组或若干组数字来裁定。何况再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它所涉及到的测评信息,都不可能包含足以反映学校教学水准或与学校教学密切相关的因素。正因如此。教学活动中潜在着的、难分析、难达成的涉及人性和组织文化的变项,往往在更大程度上标志着或决定着教师的创造性和自动性行为的水平,其中既凝结着教师不可分割、分解、细化和数字化的学术智慧及教学智慧,也蕴涵着教师确实已高水准地达成而在短时间内又难以用数字来测评和考量的教学质量。
3、制度建设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改进完善
在进行制度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详尽的做好调研工作,从行业发展,政策走向、学院实力、学生水平等方面考虑,从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相关制度,同时,在实行的过程中,注意分析总结,适时修改完善。
4、制度体系构建时,要体现教师、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体现学术评判,弱化行政干预
当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普遍是由学校行政系统对教学行为实施的一种干预,其出发点是假设只有通过行政部门的干预,教学活动才能高质量展开,教师、学生才能高质量履行职责。因而,在这种体系下,行政部门扮演主体角色,而教师、学生则成为责任主体。行政系统的这种畸形定位的管理文化,将会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凌驾于教师、学生之上。随时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对教师,学生进行监控评判。
原本对教学质量最拥有发言权,对教学质量能及时有效调控的教师在这种制度化环境中,将会在日益繁重的工作负担、心理压力下,丧失工作热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实施将会变成行政干预取代学术干预的过程。
(摘自《科技信息》2012年第16期,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张广峻,葛科,鲍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