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教学研究

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专业剖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全局中起着重要的龙头作用。认真作好专业剖析,可以让我们对专业前景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引导、推动我们做好专业建设,促进学院的发展。

一、作实社会调研

通过社会调研,首先可以明确“该不该办此专业”的问题。我系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剖析,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于2002 年申报获批开办,2003年开始招生,至今一共招收10届学生(详见表1)。

1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办学规模一览表

年级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招生数(人)

32

150

196

186

199

108

108

211

292

276

在校生数(人)

32

182

378

532

581

493

415

427

611

779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该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增幅环比分别为2.9%43.1%27.5%

我系于2010年底第一次进行集中性社会调研,着重了解市场需求问题。当时,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中,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和土建大类的专业分布点数均在60个以上。这4个专业大类占19个专业大类的21%。工程管理类专业布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比例为3.02%。我市招生规模位于前20位的二级专业中,包含了土建施工类,且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比例超过了专业布点数比例,重复率较低(以上数据截止时间为2009年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重庆市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基础建设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该专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系于2012年下半年再次进行集中性社会调研,着重关注同质化竞争问题。

我市现有14所高职院校(详见表2)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其中公办7所,民办7所。公办院校在教学设施设备(硬件)和办学知名度(软件)方面都强于新疆医科大学。7所民办高职院校中,我系工程造价专业已建成工程测量实验室、工程预(决)算实验室,硬件设施已走在其他民办高校前面。对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建设适当加大投入,尽快建成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初步)和工程结构实验室,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校内实训条件可基本满足现有办学规模的需求。

2 重庆市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简况一览表

性质

院校名称

公办(7所)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7所)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二、推动专业建设

通过社会调研,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办此专业”的问题。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目前是人力资源市场上最紧缺的人才之一,供求比例已经超过了14。近年来工程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的表现都非常好,就业率基本上达到了100%。工程人才“走俏”最重要的原因是重庆近年来发展提速,加大了对桥梁、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就是教育部组织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专业目录》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划分,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专业名称采取“宽窄并存”的做法,专业内涵体现了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特点。笔者在对《专业目录》悉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将专业定位为“工程造价”,既符合《专业目录》的规范性要求,口径较宽,又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更准确地体现了与相应职业岗位群或行业的对接,在实践中也收到了实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推动专业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应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一定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认真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通过实训条件的创设,提高专业满意度、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专业吸引力。

三、促进规模化发展

促进专业规模化发展,着力点应在努力提高“三率”(新生报到率、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和毕业生就业率)。

“三率”的显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新生报到率反映了考生、考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认可程度,毕业生就业率综合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和学校的认可程度。“三率”的现实意义在于:新生报到率高,规模产生效益,才能不断增加办学投入,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也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学校;才有可能提高教职工待遇,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高,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掌握了竞争就业岗位的实用本领,彰显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我们将通过提高办学内涵质量,巩固并逐渐提高新生报到率,营造专业人气,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我们将主要通过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主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含专业对口率)。我们将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2010年我院被确定为“重庆市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与重庆嘉豪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重庆谛威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华西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训实习条件。应通过与规模较大的房企、地产公司或建筑施工等单位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应创设条件积极筹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认真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促进学校快速、健康、持续地规模化发展。

(摘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刊,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汪严庆)

  • 学院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天星路8号|
  • 邮编:225300|
  • 电话: +86-0523-86662601
版权所有© 2020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