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教学研究

高职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高职课堂上出现的妨碍和干扰教学、给教育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它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干扰课堂教学进程,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对这类问题处理得好,可以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处理得不好,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和连锁反应。因此,对高职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高职课堂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其外部表现程度、影响作用等方面看,大致可分为:

(一)隐蔽性问题行为和外显性问题行为

隐蔽性问题行为是高职课堂中发生最多的问题行为,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教师较难察觉,一般也只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习,不明显地干扰其他学生,如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吃零食、打瞌睡、讲悄悄话、摆弄东西、乱写乱画、上课漫不经心、不认真听讲、无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逃避课堂教学活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偷看课外书籍等等。

外显性问题行为是高职学生在言行上公开显露出违反课堂纪律、不遵守作息制度,上课无故迟到、早退,进教室弄出各种声响分散同学的注意力,打断教师的教学进程、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有的学生则趁教师转身之机溜出教室,引起学生议论,带来课堂混乱等等。

(二)无意性问题行为和有意性问题行为

无意性问题行为是高职学生无意识地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许多高职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无意识的,他们往往争取发言,便不禁大声叫嚷,使教师注意他;教师讲课时,在下面接嘴;新异刺激引起了兴趣,便分散了注意力,不专心学习,等等。对这类问题行为,一方面,高职教师要认识其无意性。但有些教师却认为学生违反纪律都是有意的,这种错误看法导致处理不当,容易真正引起纪律问题。另一方面,要认识其危害性。对这些违纪行为也必须加以限制和及时纠正,以免长此以往变成一种习惯性违纪行为。

有意性问题行为是高职学生有意识地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有的高职学生对教师存有不满情绪或逆反心理,便有意公开与老师作对,不愿与老师合作,不服老师;有的高职学生甚至搞恶作剧,捉弄老师或同学,如模仿老师言行,在黑板上画老师漫画,在老师背后作怪样,低声叫老师的绰号,让矮个老师拿不到故意放在高处的教具等;又如,在某同学肩上或头上放东西,藏某个同学的学习用品,模仿有生理缺陷的同学的言行,抽掉前排同学起立时的凳子,等等。这类问题行为虽然极少,但对高职课堂教学影响很大,且有突发性。

(三)轻度性问题行为和扰乱性问题行为

轻度性问题行为是同桌或邻座的同学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纠纷,互不相让,产生轻度矛盾冲突的行为。如小声争吵,乱叫绰号,互相干扰对方书写和听课,在桌椅上刻画分界线等。这类问题行为一般尽量避免老师觉察,但有时也会使矛盾扩大化、公开化,并形成更严重的后果。

扰乱性问题行为是指明显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教学进程,干扰他人学习的问题行为。如坐立不安,过度活动,离座移动,情绪激动,吵吵闹闹,乱抛物品,敌视、挑衅行为等等。

二、高职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对于高职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教师往往归咎于学生。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高职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高职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高职学生方面的原因

高职课堂问题行为少数是高职学生品德不良引起的,多数却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生理方面。有些高职学生在大脑或感官等方面存在障碍,表现在课堂上退缩、不敏感、不专心、不配合教师等。

2、年龄特征方面。有些高职学生易疲倦,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易冲动,易受暗示,喜爱模仿,活泼好动,行动盲目性大,这些都可能产生问题行为。

3、学习方面。有些高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听不懂教学内容,完成不了作业,学习上遭受失败、冷遇、歧视,课堂上受到批评、训斥、刺激,引起情绪激动,产生焦虑、不满、敌视、冷漠等消极心理,因而产生问题行为。

4、心理方面。高职学生对纪律缺乏认识,不明确或忘记了课堂纪律要求,不能辨别一般纪律要求与具体情景之间的关系,这些认识方面的原因可导致问题行为;有些高职学生心境不良,对某教师有反感对立情绪,在课堂上产生了否定的消极体验情绪,从而导致问题行为;有些高职学生开始上课时能遵守纪律,但自制力、坚持力差,时间一久便注意力分散,加之自控力差,受不住一些因素诱惑,因而出现问题行为;有些高职学生好强、任性、执拗,不顾课堂纪律。学生个性方面的原因也可导致问题行为;有些高职学生缺乏安静、认真的学习习惯,喜欢打闹等,不良的习惯导致问题行为。

(二)高职教师方面的原因

高职教学实践表明,相当一部分课堂问题行为是由高职教师引起的。

1、教学态度方面。有些高职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备课或根本不备课,不采取措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高职教师缺乏责任感,上课迟到、工作懒散,仪表不庄重,举止不文雅。动作不规范,组织教学不力,对学生问题行为放任不管。

2、教学方法方面。有些高职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有些高职教师讲课速度太快或太慢,所讲内容太难或太易,使违纪学生有机可乘;有些高职教师布置课堂作业不明确、具体,学生对此不清楚,失去学习信心。

3、教学技能方面。有些高职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差,不善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不善于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使矛盾激化,事态扩大。

4、高职教师关系与师生关系方面。高职教师之间不协调、不合作,对学生要求不一致;有些高职教师工作作风主观武断,过于严厉,态度生硬、粗暴,方法简单。动辄训斥或变相体罚,从而引起学生反感与对立情绪,使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乐意执行教师的要求,甚至有意与教师作对。

三、高职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对高职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处理,应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针对学生方面的成因采取的对策

1、信号暗示。对有些高职课堂问题行为,不要轻易地施行“言语禁令”、使用“言语批评”,更不要大声训斥或中断教学进程专门处理,可以发出有声或无声的信号予以暗示,如:放慢讲课速度,提高和降低音量,突然停止讲课并凝视学生,走近学生、暂时站一站,摇头示意,叹息或假装咳嗽一声,轻拍其肩,轻敲其桌子,拿掉桌子上的干扰物等等。

2、正面提醒。在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内容重点、难点,引起学生的重视,防止问题行为的产生;提醒学生注意遵守课堂常规,并复述常规,使高职学生立即改正问题行为;对学生的有些问题行为不予过度理睬,而是正面提醒学生注意当前的学习,告诉学生应当做什么,而不要采取训斥、辱骂等方式,以免强化问题行为。

3、提问控制。高职教师讲课时,如果有的学生思想开小差,或与邻座同学讲话,或低头做其他事情,或伏桌睡觉。教师就可向该生提问,或向全班提问,然后让该生回答,以引起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放弃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杂念和行为,从而控制问题行为。

4、幽默化解。对高职学生的有些问题行为,教师可采取适当的幽默手段,含蓄、幽默地批评,以化解课堂矛盾,既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避免学生难堪、受窘、损伤自尊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5、反应损失。这是对问题行为较普遍的制裁方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告诉高职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将会受到何种方式的制裁。当高职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以不理睬、不赞赏、不给优待等作为对问题行为的反应,以减少高职学生以后继续这种违纪行为的可能性。

6、劝离现场。对高职课堂上有些严重的问题行为,如课堂上学生发生冲突且矛盾激化,严重干扰教师上课而劝阻无效时,教师可以劝违纪学生暂时离开教室,以抑制爆炸性情绪,消散其怒气,待下课后再另行解决问题。

(二)针对教师方面的成因采取的对策

1、端正教学态度。高职院校要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端正教学态度。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规范,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监控。

2、优化教学方法。高职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要加强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规范教学过程,规范讲课速度、教学内容、课堂作业。

3、提高教学技能。高职院校要通过学习、培训、教研等途径提高高职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增强高职教师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4、协调教学关系。高职教师既要协调同事之间的关系,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统一,又要协调师生之间的课堂教学关系。坚持教学民主、讲究教学策略,爱严结合、教学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自《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四川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李自璋)

  • 学院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天星路8号|
  • 邮编:225300|
  • 电话: +86-0523-86662601
版权所有© 2020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